上了年紀第一件常掛在嘴上的要事就是健康只是上了年紀才須注意嗎?當我們離開母體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我們身體的血管就已經開始硬化,隨年齡增長、性別、飲食、運動、工作壓力、菸、酒等因素,每一個人心血管硬化的程度均不相同,再加上疾病的作用,往往令人不知如何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
在心血管疾病的養生觀,簡單來說分為四個部分。
- 飲食控制:民以食為天,任何養生方法一定會提到飲食,我們吃的食物進入身體經過消化作用就成為身體的一部份,減少油脂攝取,低塩、高纖蔬果、低糖、減少肉食、醃製加工食品、五穀雜糧的食用,依個人身體而選擇適當食物。尤其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患者,更應將飲食視為養生的第一步。
- 適度運動:繁忙的生活往往造成運動量的減少,散步、快步、慢跑、太極拳、游泳、爬小山……等,對一般民眾都很適合,若是膝關節退化不適,則以舒緩的散步即可,每週三至四次,每次四十五至六十分鐘。
- 不良習慣的戒除:菸、酒、熬夜、暴飲暴食、偏食……等均應戒除或調整,減少對心血管的傷害。
- 情緒的調和:減少不必要之工作及生活上的壓力,調整睡眠習慣,適度放鬆,利用假日多到戶外活動,有益情緒的穩定。
其次,要能配合醫師,積極治療已發生之疾病。若發現有身體任何異常,早期預防,早期治療,不要拖延,以免小問題拖成大毛病。醫療之目的在於早期預防,而非晚期治療。值此歲末冬寒,心血管疾病發作高峰之際,若有胸口悶脹、疼痛、壓迫、喘不過氣來,均應儘快請醫師診察,確認是否心血管疾病發作,期能早期治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患者,服用藥物須與醫師合作,定期追蹤,避免不必要之意外發生。
有鑑於心血管疾病族群年輕化,舉凡有家族病史、肥胖、少運動、高張力工作環境、個性急躁、情緒不穩、菸酒過量、熬夜族群等,建議開始檢視自己身體健康狀況,採取養生的觀點重新面對自己,活得健康,過得快樂。